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科精选 >正文

《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邀您共赏“粒粒皆辛苦”的时代画像

发布时间:2023-02-28 16:56:43司徒震娟来源:

导读原标题:《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邀您共赏“粒粒皆辛苦”的时代画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第六集邀您共赏画家方...

原标题:《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邀您共赏“粒粒皆辛苦”的时代画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第六集邀您共赏画家方增先创作的人物画《粒粒皆辛苦》。节目将于2月28日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首播,科教频道(CCTV-10)次日18:45档重播,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

千古名句 方寸定格

《粒粒皆辛苦》是新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的代表作。画中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农蹲下身子,捡拾掉落在路边的麦穗,身后的大车上则装满了沉甸甸的麦子。这一强烈对比,生动刻画出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勤俭质朴。在细节处理上,人物的衣物、肌体和骨骼的刻画既严谨工整又自然舒展。

创作这幅作品时,方增先年仅24岁。他一手伸向西方,用素描造型手法赋予人物生活的真实;一手伸向传统,用笔墨虚实点染营造凝练深刻的意蕴。中西合璧的创作,举重若轻地刻画出一个普通农民的形、神和心。

融汇中西 勇开新篇

新中国成立后,现实要求人物画承担起重塑民族精神与集体审美的使命,历史也等待和孕育着为时代点睛传神的新人。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正酝酿着一场中国新写实人物画的变革。学校选择了一批受过写实训练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即将成立的彩墨画系,其中就包括年轻的方增先。

为精准掌握人体造型规律,他常常前往浙江医学院,在半年时间内准确把握了人体骨骼结构、肌肉形态和运动时所形成的状态。为将造型规律融入中国画,方增先潜心钻研,在叶浅予、王个簃、江寒汀、陆俨少等多位大师的指点下,他融合西方结构素描法和中国水墨画传统,将笔墨线条融入造型结构——“线性人体结构素描”在实践中诞生了。

这套技法以线为主,用中国传统的水墨材料创作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现实生活气息的人物画,开拓出全新天地。

传神写照 时代注解

1955年,方增先等人结束对敦煌壁画的临摹踏上归途。路边,风荡漾起丰收的麦浪,几个孩童正蹲在地上捡拾散落的麦穗。此情此景如电流般击中了他,刻在骨子里的记忆瞬间被唤醒。

来自浙南乡村的他, 了解农民的辛劳, 更深知“粒粒皆辛苦”的分量。回到杭州后,笔墨沿着方增先心中的轨迹跃然纸上。孩童化身为一位北方老农,质朴的人民、浓烈的情感集于此时,这是对粮食和劳动的态度。画作深情礼赞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一心一意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情和愿望。

一穗麦,一幅画,浓缩中华大地上农民对粮食与劳动代代传承的朴素情感。粮丰天下安,让我们一起在画中重温“粒粒皆辛苦”的精神力量。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