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科精选 >正文

火灾丧命的人,不是先被烧死的

发布时间:2024-02-21 12:08江剑娥来源:

导读脱个毛衣就来电的干燥冬日,不仅人容易上火,房子也一样。近期,河南、江西等地接连发生重大火灾;春节前后,烟花爆竹不断,火灾又增隐患[1...

脱个毛衣就来电的干燥冬日,不仅人容易上火,房子也一样。

近期,河南、江西等地接连发生重大火灾;春节前后,烟花爆竹不断,火灾又增隐患[1][2]。

一场大火,灰飞烟灭。但夺人性命的主犯却不是火焰,而是让人防不胜防的“烟雾刺客”。

欧洲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60%-80%的火灾受害者都是死于吸入烟雾,而不是火源直接引起的烧伤或房屋坍塌[3]。可别小看烟雾的法力,平日的消防演习还能和朋友同事边跑边聊,真遇到火灾现场,你可能根本无力反抗。

发生火灾时,最容易被烟火“围剿“的当属商业场所和高层建筑[4]。大面积的封闭室内空间,外加上人多易聚集的特点,让火灾一来就宛如瓮中捉鳖。如果你对建筑的布局和逃生通道不够熟悉,紧急逃生更是难上加难。

当燃烧物中含碳量高,烟中碳粒未燃尽的情况下,烟雾的颜色偏灰黑色 / 图虫创意
当燃烧物中含碳量高,烟中碳粒未燃尽的情况下,烟雾的颜色偏灰黑色 / 图虫创意

更何况,当你还摸不着头脑时,烟雾早就凭借着”烟囱效应“直逼你面前。

在建筑内部,不同密度的空气会沿着有垂直坡度的空间向上升或下降,造成对流加强。其中,热空气密度较低,可以经通风管道、楼道间、电梯槽等空间向上流动,扩散流动速度高达3~ 5m/s[4]。高热空气不断在建筑的顶部聚集,火势迅速蔓延,甚至造成二次起火[5]。

1月24日,江西新余的特大火灾事故便是烟囱效应恶化所引发的悲剧。地下一层的冷库起火后,浓烟通过楼道间迅速涌入二楼的培训机构和宾馆,最终造成39人死亡[2]。

仅仅是速度快还不算什么,烟雾还能你“摸不着北”。

烟气弥散时,可见光被烟雾粒子遮蔽,在大白天你都能伸手不见五指。就算瞪大双眼也没用,反而还受刺激。对人眼极不友好的烟雾,轻则引起灼痛、发红、流泪不止,重则让人根本无法睁眼[6]。而当你不断吸入含氧量低的浓烟时还会产生眩晕感,在一片火光中迷失方向[7]。

美国消防协会曾总结了不同含氧量对人的生理影响,从程度较轻的头疼、呕吐、晕厥,到极低氧浓度下的癫痫、昏迷,甚至还可能直接猝死[8]。

消防员灭火时会佩戴消防面罩等一系列装备,并在灾情结束后进行特殊清洗 / 图虫创意
消防员灭火时会佩戴消防面罩等一系列装备,并在灾情结束后进行特殊清洗 / 图虫创意

当你陷入一片混乱之际,烟雾的法力还才刚施展了一半。高温“锁喉术”是烟雾轻松拿捏你的下一个招数。

当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超过150摄氏度的热空气接触面部皮肤以及口鼻、喉咙等部位的内壁时,会引起肿胀、气道塌陷和其他呼吸问题[3][4][9]。要知道,平日里电饭煲里100度上下的水蒸汽都能把你烫到,火灾发生时的空气简直可谓是“人肉煲”。

更要命的是,烟雾还是个妥妥的“绝命毒师”。

浓烟滚滚中并不仅仅是颗粒物和灰尘,也混合着多种有毒气体[4]。常见的有二氧化硫、氨、氯化氢和氯,能够损害气道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诱发水肿、炎症、支气管痉挛等[3][4][9]。

不过,最为人所熟悉的还是一氧化碳。据统计,一氧化碳所导致的死亡占所有烟雾致死案例的80%[10]。当住宅建筑和家具的合成材料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浓度仅需达到1%就足以造成严重损伤[10]。

宿舍或居民楼内摆放的杂物,不仅容易起火,还会阻挡逃生通道 / 图虫创意
宿舍或居民楼内摆放的杂物,不仅容易起火,还会阻挡逃生通道 / 图虫创意

此外,如果含有乙烯基的PVC塑料等产品着火,还能产生高毒类气体——光气[11]。作为一种出场即绝杀的气体,光气曾在一战时期被用于臭名昭著的”化学战“[11]。

在火灾中,许多家用溶剂、脱漆剂、干洗剂等产生的氯化有机化合物可以在燃烧中自然生成光气。虽然最初只会引起呼吸道刺激的症状,或者因接触到黏膜而引发眼部不适;但潜伏数小时后,光气可能导致迟发性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乃至使人休克[11]。

在烟雾的层层夹击之下,即便你拿着湿毛巾捂住口鼻,效果也微乎其微。平时多加预防、火灾现场保持冷静、听从指挥及时撤离,才是保命的上上策。

参考文献

[1]央视网.(2024).河南驻马店一公司仓库发生火灾,未致人员伤亡.

[2]新华网.(2024).江西新余“1·24”特大火灾事故原因初步查明.

[3]Anseeuw, K., Delvau, N., Burillo-Putze, G., De Iaco, F., Geldner, G., Holmström, P., Lambert, Y., & Sabbe, M. (2013). Cyanide poisoning by fire smoke inhal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1), 2–9.

[4]Galeiras, R. (2021). Smoke inhalation injury: A narrative review. Mediastinum, 5, 16–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05).烟气的危害及防排烟技术.

[6]Wang, X., Zhou, F., Zheng, L., & He, J. (2018).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Imaging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in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mergency Search or Rescue in Urban Underground Spaces. Strategic Study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19(6), 92-99.

[7]Bush, E. (2021). Smoke inhal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in house fires. MSU Extension.

[8]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2012). Oxygen-Deficient Environments in Confined Spaces.

[9]Gill, P., & Martin, R. V. (2015). Smoke inhalation injury. BJA Education, 15(3), 143–148.

[10]Antonio, A. C., Castro, P. S., & Freire, L. O. (2013). Smoke inhalation injury during enclosed-space fires: An update. Jornal Brasileiro de Pneumologia, 39(3), 373–381.

[11]Lim, S. C., Yang, J. Y., Jang, A. S., Park, Y. U., Kim, Y. C., Choi, I. S., & Park, K. O. (1996). Acute lung injury after phosgene inhalation. The Kor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11(1), 87–92.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